分享从事LOGO设计后的乐趣

在从事设计行业之前我一直认为字体设计师所做的是一些枯燥并需要进行大量重复劳动的工作(比如部首为“氵”的汉字保守统计就有1035个......),直到自己从事logo设计接触到字体后,才发觉字体设计师最大的工作乐趣之一是:修正人眼的错觉。

先举几个例子:


E的横笔和竖笔是否一样粗?一个扁扁的E为什么会看起来不协调?


X是由几条斜线组成的?


这个O是由两段弧线和两根纵向的直线构成的么?----------------------------------不确定可以上尺子的分割线-----------------------------

线的错觉


经典教科书中大概都会有这么一幅图,两条等长的线段垂直相交,在视觉上可以明显的感觉到A比B长,于是书上就会告诉你这个叫“竖长横短错觉”......我们把这东西旋转90度看一下:


现在哪一根比较长?是不是感觉图像偏左了没居中?人很难直接通过视觉来估计长度,在这个例子里人们实际上只是感觉到不受干扰的线更长。因为被A的垂足干扰视线,我们总是会将B作为两根1/2B的线段相连来判断,所以会产生比A短的错觉。

不过另一点教科书上倒是对的,那就是横比竖宽


H是用三根相同的直线拼成的么?是不是总有哪里有点不太协调的感觉?


舒服多了?问题出在哪里?


重叠到一起会比较容易比较,横笔的宽度被缩减了1/10.


再回到之前的问题,这是一个长宽不等且字干横比竖更粗的字母E么?数数格子看看。


有多少人知道两根斜线并不能组成一个X?


恩,就是这样,如果一定要用两根斜线直接组合呢?


反而感觉......线歪了,还胖了。这就是典型的位移错觉。


其实在无衬线体这种字干宽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还不算太糟糕。这个错觉有一个特点是两根线的宽度差越大则错觉也会相应的变大。如上图视觉上的对齐应该是虚线B。但是实际延长的位置是实线A。

面的错觉


A和B哪个面积更大?人似乎很难通过视觉直接判断面积,我们对体积的判断从来都是以边长作为依据。而正方形的对角线是其边长的1.4倍,所以相同的正方形仅仅通过旋转45度就可以达到放大的效果。


那么把高度调节到和A相等呢,面积变小是自然的,但是会不会觉得B现在比A更矮了?总的来说:上下端越尖锐,视觉高度越低;越接近方形或圆形面积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A、N和M在很多设计中都要超出大写字高,而O、Q、G通常会横向压扁一些的原因。


颜色的错觉

法国国旗大家都是见过的。

那么这面国旗是一个什么样的设计呢?蓝白红三色三等分?


也没啥错,不过这张图会不会觉得白色最宽,蓝色最窄?这就是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了,还记得大家说胖子上街要穿深色显瘦么?相同的道理。


这样呢?下面这张是法国国旗现在用的比例35:33:37。虽然就我个人的感觉红色应该再窄一点,总比等比例的效果好多了。不过这跟字体设计有啥关系?


口、囚、四、团、圈五个字,口字最小,囚比四高一点点很难发觉,团和圈都要比四更大。在封闭的字体结构中,留白越小,就会使整体的面积看起来越小。你可以把口理解成一块画布,里面的结构都是孩子无意义的涂鸦。涂鸦的笔画越多,整体越黑,这个结构看起来也就越小,要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就需要把尺寸放大一些。

那么一个小问题,为什么在颜色这一节我全部换用了浅灰色的底?

---------------------------------三个例子都举完了的分割线-------------------------------

在当学生的时候,老师曾告诉我:最优秀的设计就是“理所应当”。大概有些“无(zhe)印(shi)良(xuan)品(xue)”的意思。虽然在实际设计中不注重这些细节,也并不太影响阅读和理解,不过作为设计师多在细微之处考究一番,多用点功力,让字体不存在那些说不清道不明却又让人不适的“不和谐感”,也算是完成了一些微小的工作吧。

关于这样错觉和字体设计的细节,以及在logo中具体适宜的运用,还有很多可以谈的。我今天就算是一块小砖头,抛粗来给各位有志有为青年们嫌丑一番啦。


分享
热门推荐
HOT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