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可以给品牌加分的logo设计有哪些吗?
在视觉消费时代「求生」,要拥有足够的大胆效果来迅速地抓住人们短暂的注意力。
例如服装品牌,过去需要花几十年来培养自己的审美体系,凭借设计风格来凸显特点让人们辨认。
但现在,「快速」的方法是在白色T恤上直接印制Logo。
于是,曾被隐藏了几年的Logo时代又回来了。
不止在服装品牌,我们看到那些刷屏的网红店模式,视觉符号化也成为了运营「套路」中的必备项。
Logo是把握人的注意力的关键因素。
所以Logo的设计思路基本围绕「容易看到、容易理解、容易记住」这三个重要指标。
但这过程依然必须要顺应大环境下的审美潮流。
2016年,万事达卡(MasterCard)公布了新的Logo设计。其主要改变发生在:将字母名称与图形分离,同时也将字样改成英文小写。
此次高达800万的设计师费用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也同时引出一个趋势:
其实早在1995年,Nike就去掉了Logo中的文字元素,原本的「Just Do It」不再出现。
随后Apple、麦当劳、星巴克和其他品牌经过几次演变后,也去掉了Logo中的文字部分。
而星巴克则在 2011 年的新Logo中正式去掉了「Starbucks Coffee」字样。
时任行政总裁Howard Schultz 为此释义:
我们正在做的,是让Starbucks 突破固有圈子,超越咖啡领域。
万事达卡在修改Logo之后,其首席市场推广及传讯总监曾说:
如此的设计含义,也是希望强调MasterCard 不再只是卡类产品。
这显示了无文字Logo盛行的一个原因:隐去文字的固化解释,让人们对于品牌的涉及领域更充满期待和想象。
品牌们也正是在这样做的,越来越多跨界和尝试,让领域界限模糊,但也因此造就了更多的商业可能。
当然其中也有显而易见的原因,视觉的意向总是比语言更加容易理解。
同时,在互联网占据生活的今日,文字和口号显得太过冗长,简约的才更能令人一眼就记住。
如果谈及消费思维,结合消费者的认知和态度来看,去掉文字的Logo的做法,是“去品牌化的”方式。
去品牌化能令人们感到更多的亲切感,当然这是基于高知名度的品牌来说。
可口可乐曾经推出的“Share a Coke”的推广活动,以琅琅上口的歌词和人名代替印在汽水瓶身的Logo,营造“我们都是可口可乐”的亲切感,扭转了美国下跌了10 年的可口可乐销量。
哈佛商学院高级讲师Jill J. Avery的研究表明:
也就是说,能够带来更多个人化的想象和解读,就引起了注意。
根据一个专业的分析研究,我们了解了Logo背后的一些思路,为什么无字的Logo更流行?也能从心理学中找到答案。
首先,来看这行字:
看到这行字,大脑首先会分辨。
这是什么?
属于图形还是文字?
文字说了什么?
想表达什么含义?
转变成为简化的英文:
研究表明,当我们不熟悉的语言系统文字出现时,我们的大脑会将其全部图形化与符号化处理。
严格来讲,如果将文字的「实际表达含义」在与图形的「视觉形式美感」进行比较并不是严谨的。
但不可否认,图形从视觉上来看会更胜一筹。
同时,在普遍审美中,抽象的图形总是比具象的文字更令人喜欢,目光停留时间更长。
(超级英雄们的Logo)
其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大脑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慢,我们会觉得图形越好看。
当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全球的主流品牌中,欧美国家诞生的品牌的Logo会避免英文的直接使用。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单词的含义被直接解读之后,造成的心理廉价感。
而往往,那些直接使用名称的Logo,虽是英文作为显示,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单词均为自组单词或自创单词。
人为创造出来的单词,不能在第一时间去解读字面含义,所以在心理活动时,依然是被当做图形或符号去理解。
同理,如果是用中文直接表达的Logo,如果不具备任何字面含义,在看到的第一眼时也不能直接理解,依然会被当作图形理解。
为品牌形象代言的媒介和生产技术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品牌们在利用更简洁的方式和世界沟通并展示自我。
Logo当然不只是一个印在产品上的好看符号,是去打开广阔传播市场的武器,更要经得起时间的长久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