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了一口的苹果,iphone的logo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如今苹果手机已成为街机,近日发布的iphone也紧绷了一众土豪的神经,我等众屌丝面对昂贵的价格只能望尘莫及。
苹果设计简洁大气,顺畅系统,深得大家的喜爱,苹果用户者一它几乎可以说了如指掌。但是,问题来了,苹果LOGO设计,为什么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且还是右边被咬掉?鹿鸣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苹果logo第一个阶段
在1976年,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Wozniak)和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设计并打造了第一台家用计算机AppleI。当时的苹果公司的第一商标的设计者是罗纳德.韦尼(RonaldWayne)他所设计的苹果商标并不像现在这样的。
logo的主体就是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率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给后世带来了绝大的影响,这个logo的设计也有致敬伟人的意思吧。
当时苹果的电脑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厚重的,所以logo采用金属缠绕也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飘带上写着写着AppleComputerCo,倒是言简意赅。
外框上引用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的短诗,“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灵魂。”要不是查阅资料,还真不知道写着这样有一段话。
虽然这个设计略显复杂,但是它的确表达了苹果公司的探索精神,也成就了日后的苹果公司。
苹果logo第二个阶段
此商标由于在造型上过于复杂,品牌logo设计识别度不起强,为了苹果公司的销售着想,经过苹果公司研究,1976年,乔布斯重新聘请RegisMcKenna顾问公司的罗勃.简诺夫(RobJanoff)为苹果设计一个新logo(标志)。
也许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彩色的logo并不稀奇,但是当时的logo要么单色要么只是两个颜色,而这个logo居然用了7种颜色。
然而,乔布斯很喜欢。因为乔布斯是一个很有洞察力的人,他喜欢这个很有个性的Logo。在那个年代,电脑是让人感觉就是个高科技,而生产电脑的人也喜欢给电脑取个类似什么TRS-80这样的名字,而乔布斯要让人们觉得电脑并没有那么高深,所以其实乔布斯把电脑的名字叫做苹果并配上那个Logo。
苹果logo第三个阶段
在1998年,苹果在一次更换了自己的标识,整个商标在外形上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变化,还是那个大家熟悉的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只将原来那彩色的彩虹外衣换成了一个半透明的、泛着金属光泽的银灰色标识。让整个商标看上去更加具有质感,而这时表示了苹果已经脱去了华丽的外壳走向成熟的标志。
苹果logo第四个阶段
而第四个苹果logo大家一定在熟悉不过了。在大街小巷只要您是拿这苹果手机就能看到这个富有透明效果的苹果商标。而这款商标也从原来的金属感强烈的设计转变成玻璃透明效果的苹果。而正也是整个透明的苹果商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快速的从电脑的PC网络时代一下就越进了手机网络时代,让我们从以前单一的移动电话生活变成了丰富多彩的智能电话时代。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谢苹果公司为我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生活方式。而这也是苹果商标正在改变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苹果logo第五个阶段
采用了更具有科技感扁平化的设计
而关于这个LOGO的外廓设计,苹果为什么被要了一口,坊间一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我们来分享这个搜索版本。
在西方语意里面, 苹果不是一种单纯的水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果,而是一种智慧之果。圣经上就有这么一段,蛇告诉夏娃说:“如果你们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就会发现善恶有别,就会跟上帝一样,上帝就是因为这个理由而不让你们吃这果子的。”亚当和夏娃就是吃了苹果才变得有思想,现在引申为科技的未知领域。苹果公司的标志是咬了一口的苹果,表明了他们勇于向科学进军,探索未知领域的理想。
被咬的这一口,为什么是右边不是左边?
这是国外网站上经常被引用的图片(真实性有待深究);咱们姑且算是设计解析结构图而言:但也仅仅是解释了LOGO的构成与比例,而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是在右边。
太多的猜测也没有用,先不谈自己对过往设计案例的回想分析,但从国际大品牌而言很多的设计(非对称设计)有着明显的“亲右”特性:
1976年至今39年间,苹果一直使用这一LOGO,虽然表面形态上它经历了从彩色变为高光,继而向扁平化发展成为剪影,但是其外廓仍然保持着罗勃·简诺夫的设计,将苹果代表的简洁、优美、专注、创新表达给全球用户,陪伴苹果一路走向世界巅峰,相互成就了经典。
我们一起探讨了苹果logo的发展历史以后,相信你一定明白苹果公司的标志设计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且还是咬了右边的。